为消除电动车充电安全隐患
**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昌平区采取多项措施
持续强化电动自行车管理
一是建立区级工作专班,加强电动自行车领域全链条管控。编制了《昌平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设施领域大排查大清理大整治专项行动工作方案》,明确了建设任务。
通过不断健全运营维护体系、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强化联合执法检查等措施,逐步杜绝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上楼入户充电安全隐患。
二是摸清充电设施建设底数、完善设施建设。建立完成信息台账,分场所、分类别地明确居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需求及建设数量等任务。
截至目前,昌平区已摸排居住小区494个、平房院落、立院落、自然院落1850个。2022年底前,全区新建设接口不少于27000个,车辆/充电接口比例达到3/1,基本实现所有小区(村)充电设施“全覆盖”。
三是推进城乡结合部人口倒挂重点村充电设施试点建设。昌平区选取沙河镇兆丰家园及于辛庄村从选址规划、建设实施和安全教育宣传三个方面进行了充电设施建设试点。待示范项目正式投运后,逐步推广至全区。
针对辖区山区村占地广、面积大、居住分散等实际情况,区级工作专班拟在延寿镇进行实地走访和调研,因地制宜、实事求是,扎实推进山区村充电设施建设工作。
四是建立完善退出机制。推动小区产权单位、业委会(物管会)等单位与充电设施企业的建设运营合作协议进一步规范,通过订立民事合同约束条款,明确服务事项、标准、期限、收费标准、退出要求等,加强履约监督。
对于协议期间充电设施运营维护不到位、服务不达标、出现安全事故或矛盾纠纷的企业,或经考核评价存在安全问题、管理服务不达标后整改不力复查通不过的,由委托方按照违约处理,解除民事合同,腾退企业。
五是加强安全隐患排查。结合昌平区重点地区、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地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防火隔板、防火顶棚、增加做好本辖区电动自行车充电火灾防控安全管理工作。
各村(居)委会、物业和产权单位等积开展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巡查检查,将其纳入日常管理。